3月8日,国际妇女节。自1909年于纽约组织的第一个妇女节开始,已有111年的历史。
1951年中国北京举办的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
我国自古以来,就有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甚至上战场保家卫国的身影:北魏有花木兰替父从军、唐朝有樊梨花平定西北边乱、南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同样流传至今。
梁红玉击鼓退金兵
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女性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,她们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:
她们是以医学做武器,承受巨大生命危险的一线医护人员;
她们是以科学做盾牌,不分日夜与病毒较量的科研学者;
她们是以职责为标杆,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全民抗疫战争的公安干警、医院建筑工程师、车间工人、志愿者...
即便是厚重的防护服,即便口罩护目镜遮挡了她们的面容,也无法削弱她们一毫一分的坚定与信念。
医护人员:抗战一线50%医生是女性
作为本次抗疫情战争中任务最重、危险程度最高的群体,医护人员也受到了最多民众的关注。
那一张张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,勒痕遍布的脸庞让人们在佩服心痛之余,更让我们感受到了:女性,在抗疫战场上已经成为了能够顶起大半边天的栋梁群体。
女性本身带有的温情、坚韧、细心等特质,在抗疫过程中被极大发扬,并升华成为助力抗疫胜利的绝对力量。
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曾经让人类战胜许多致命性疾病。这次战役,其中更不乏女性科学家的身影。她们敢想敢做,为此次疫情的有效控制立下赫赫战功。
2003年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奔赴一线抗击非典;2013年对抗H7N9病毒的战役中也出现了李院士的身影。
2020年,这位现年72岁的中国传染病学专家数次奔赴武汉,积极组织抗疫工作。并携手团队科员人员,得出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。
“李兰娟脸上的压痕”更是一度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排行榜。
用已知对抗未知,女性科学家们以科学知识为矛,与病毒奋勇搏斗。
当今社会,一提到女性,“柔弱”早以不再是代名词。
纵观历史轨迹更不难看出,每当面临国家危难,衝锋陷阵、为家国贡献、为人民服务的群体中总是少不了女性的身影。
每一位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女性,都足以让我们尊重,骄傲,自豪!
宁洋影业更是衷心祝愿,每一位女性:国际妇女节快乐!
上一篇:阴霾渐散疫情转好 坚持抗战不可少